中国田协计划出台指导意见规范路跑赛事商业竞争
这简直是破口大骂,人身攻击达到了极点。
段正元不像近代中国人普遍误解的上帝是西方基督教的专利,他引经据典,说明唐虞三代一下尊称上帝的不少,因此其他宗教尊称上帝其实算是后学了。举凡君臣、父子、昆弟、夫妇、朋友之伦,罔能越其有义、有恩、有序、有别、有信之义,随人、随地、随事、随时,在在皆不能离其学。
玉皇者,为天上诸神之精,为地下圣贤仙佛之主,世人尊称为玉皇大天尊,非上帝也。不但此三教不出此范围,即万教亦不能出此二字之范围,即如耶稣之讲博爱,亦根源于‘道德二字。他认为有三个上帝:无极上帝、太极上帝、阴阳上帝。宇宙中有上帝,则万物不紊,万物无上帝,则一本不生。这就以中国人理一分殊的思路把一神与多神巧妙地结合在一起,让何乐意听了心悦诚服,感叹闻所未闻,欣然握手而去。
总之,段正元像新传统主义者、学衡派、现代新儒家一样,逆时代潮流而动,继承古老的道德思想传统,以道德为轴心,以儒为主,融合道佛,对中国传统文化从本原和本体层次进行融会贯通,对秦汉以后儒学发展偏离、扭曲了原始儒学的基本精神进行了正本清源,对儒家道统结合先秦道家思想进行现代重构,对儒家学统批判中进行转化,对儒家政统通过内圣外王重新梳理,构建了自己的思想体系,同时,因为他走的是民间道路,他更注重以道德作为核心价值来构建新的国民信仰体系,不像一般学者只是构建学术思想体系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段正元对20世纪初中国革命主流、斗争哲学而导致的社会状况和道德信仰缺乏极为忧心,他说:何以堂堂礼义之中华,不知实行固有道德,而反崇拜皮毛之物质,忘却根本之精神,废弃伦常,打破廉耻,以致家庭革命,父子革命,夫妇革命,将人生幸福,满盘推倒,国家社会,造成万恶世界。《黄帝四经》以刑德为理论核心,并将之与阴阳结合起来,以阴阳为刑德的自然根据。
谓人君当法天,行仁道,无为而治。28(27)蒋天枢:《师门往事杂录》,《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》增订本,第242页。31(30)如《太平经》卷四十四云:十一月子,德在初九,德在室中,刑在远野,十一月怀一德。4 影响学界对此番通信展开研究的主要障碍是,写作年份及其背景都不甚明确,故宜先加考辨。
汤用彤从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及注引《泰阶六符经》中,推断当时黄帝学对《太平经》形成的影响。现存《太平经》之性质与史书所载完全符合。
详见张荣明:《瞽史知天道——竺可桢与陈寅恪之四》,褚钰泉编:《悦读MOOK》第33卷,南昌:二十一世纪出版社,2013年,第161页。《管子·四时篇》云阳为德,阴为刑。38(37)胡文辉:《马王堆帛书〈刑德〉乙篇研究》,《中国早期方术和文献丛考》,第266-267页。44今年阴历年初是立春(晦日),而岁逢摄提格,是宋以来第一次(据我估计大约450年一次)。
《太平经》亦有室、明堂、庭、门、道巷、远野诸名。32(31)汤用彤:《读〈太平经〉书所见》,《汤用彤全集》第5卷,第258-259、255-257页。谶是一种假借天意、诡为隐语、预决吉凶的启示,纬则是附会儒家经典的神学解释。既得为男,六情四体完具难也。
36(35)饶宗颐:《先老学初探——(传老子师)容成遗说钩沉》,《中国宗教思想史新页——首届汤用彤学术讲座演讲辞及其他》,北京: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0年,第1页。34(33)胡文辉:《马王堆帛书〈刑德〉乙篇研究》,《中国早期方术和文献丛考》,广州:中山大学出版社,2000年,第271页。
孙尚扬教授所编《汤用彤年谱简编》因这封复书只有月日,不详何年,而姑且系于1935年。39(38)参见詹石窗、连镇标:《易学与道教文化》,福州:福建人民出版社,1995年,第193-194页。
这便是慧远立莲社而被尊为中国净土宗创始人的由来。蔡邕《光武济阳宫碑》:历数在帝,践祚允宜。郑玄《易纬是类谋注》亦释元苞为太极混沦之义。而黄老道术,亦与阴阳历数有关。东汉时期出现的这种用黄老学说来解释易学的思潮,逐渐形成了儒道互补的黄老易学。随后,学界研究黄老学史、道教史、易学史、哲学史或文化史以及有关专题,都把《太平经》作为东汉经典来引述。
12(11)汤用彤:《读〈太平经〉书所见》,《汤用彤全集》第5卷,第254页。又班《书》东方朔为武帝陈泰阶六符,应劭云,《黄帝泰阶六符经》曰:泰阶者,天之三阶也。
汤用彤在葛洪《神仙传》中找出更为详细的说法是: 宫崇者,琅邪人也。嘉定人钱塘于清乾隆五十三年撰《淮南天文训补注》二卷,谓《淮南子》之七舍为《周髀算经》之七衡,刘文典考证其说当承袭钱大昕而来。
《易纬·乾凿度》依据《周易·说卦》而有八卦用事之说,与《太平经》所说相符合。‘文革初期,在抄家、批斗的压力下,为避免招灾惹祸,就把家里所有能找到的父亲与陈寅恪等人的通信统统烧掉了。
1945年,《殷历谱》成稿后,董作宾从李庄复制一份寄给任教成都燕京大学的陈寅恪求教,并根据他的反馈意见进行缜密考证和修订,使之更加完善。汤用彤还首次揭示了《太平经》的承负说是由《易·坤·文言》中善恶报应思想发展而成,不同于佛教因报轮回论。38 刑德观念的演变,体现出黄老学与易学的合流过程。王君对于上清派之开创渊源极深,《云笈七笺·道教经法传授部·上清源流经目》载其传承关系为:王君授《上清经》三十一卷予清虚真人王褒,王褒又授予南岳夫人魏华存。
早期道教的太平教义与黄老道家经典《黄帝四经》《吕氏春秋》《泰阶六符经》一脉相承。帝王易姓而兴,故言厤数谓天道。
如:甘忠可作《包元太平经》,哀帝改号陈圣刘太平皇帝,于吉传《太平青领书》,张角建太平道,老子被神化为太平帝君并盛传其化名李弘降世为太平主,北魏太武帝以太平真君为年号等。弟前曾比较读之,殊不类。
汤用彤复信的要点在于指明,判定《太平经》真伪的最确切证据,是其所记之历数。所谓《太平经》传授之记载,系出于该书之后序,首叙于吉、帛和等,中言及陶隐居,后言及陈宣帝时智响法师。
多延年、却病、救死、驱邪之方。17(16)汤用彤:《汉唐佛学纲要》,《汤用彤全集》第5卷,第293页。其畅谈灾异占卜,与汉代儒家相似,故襄楷谓其参同经典也。正如龚鹏程先生所说:(《太平经》)把阴阳、三统、四时、五行、八卦、十天干、十二地支巧妙地配合起来,……将汉儒的致太平之说,以道家虚静无为自然之说予以转化;把治身之法与治国之道,打并一气。
此经托名黄帝所著,当与汉代流行黄帝为北斗神的说法有关,而北斗星也是无为而治的意象。对于历数中的刑德说与汉代黄老学经典的相合之处,汤文指出:《汉书·艺文志》有《刑德》七卷。
但《佑录》九《中阿含序》称为冀州道人穆法和(称冀州者,当因其游学之地而言),当因从道安僧人姓释之说而改者。29王君多次强调的太平壬辰之运,是早期道教关于末世的言论。
在通信中,汤用彤和陈寅恪共同关注到了道教与历数的关系问题。但西城作为名号,并不一定确指哪座城市,或指任一城市的西区。
评论列表